工業革命導致了各種機床的產生和改進。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推動了機床的發展。1774年,英國人威爾金森(全名約翰·威爾金森)發明了較精密的炮筒鏜床。次年,他用這臺炮筒鏜床鏜出的汽缸,滿足了瓦特蒸汽機的要求。為了鏜制更大的汽缸,他又于1775年制造了一臺水輪驅動的汽缸鏜床,促進了蒸汽機的發展。從此,機床開始用蒸汽機通過曲軸驅動。
1797年,英國人莫茲利創制成的車床由絲杠傳動刀架,能實現機動進給和車削螺紋,這是機床結構的一次重大變革。莫茲利也因此被稱為“英國機床工業之l父”。
19世紀,由于紡織、動力、交通運輸機械和軍l火生產的推動,各種類型的機床相繼出現。1817年,英國人羅伯茨創制龍門刨床;1818年美國人惠特尼(全名伊萊·惠特尼)制成臥式銑床;1876年,美國制成萬l能外圓磨床;1835和1897年又先后發明滾齒機和插齒機。
機床上出現的振動,可分為受迫振動和自激振動。自激振動是在不受任何外力、激振力干擾的情況下,由切削過程內部產生的持續振動。在激振力的持續作用下,系統被l迫引起的振動為受迫振動。
機床的抗震性和機床的剛度、阻尼特性、質量有關。由于機床的各個零部件熱膨脹系數不同,因而造成了機床各部分不同的變形和相對位移,這種現象叫機床的熱變形。由于熱變形而產生的誤差可占全部誤差的70%。
對于機床的動態精度,尚無統一標準,主要通過切削加工典型零件所達到的精度間接的對機床動態精度作出綜合的評價。
您好,歡迎蒞臨中誠宇,歡迎咨詢...